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中的敏感信息
• 阅读 7945
敏感个人信息处理国标:勿用残障人士身份信息构建用户画像取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单独同意;多项敏感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应按处理目的和业务功能为个人信息主体提供单独同意机制;单项敏感个人信息被用于多个处理目的或业务功能的,不应捆绑取得同意。安全保护措施是个人信息处理者保障敏感个人信息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要求》提出,应建等我继续说。
●△●
敏感个人信息识别指南未纳入身份证号,专家:并非是合规让步《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敏感个人信息识别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了敏感个人信息识别规则以及常见敏感个人信息类别和示例,为敏感个人信息处理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此前,国家标准GB/T 35273《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在资料性附录中对个人敏感信息判定说完了。
个人信息出境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促进个人信息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动,规范个人信息出境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工作,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1月3日向社会公布《个人信息出境个等我继续说。 应当同时符合: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自当年1月1日起累计向境外提供10万人以上、不满100万人个人信息(不含敏感个人信息)或者不满1等我继续说。
⊙﹏⊙
新规已实施!遇到强制“刷脸”,这样投诉举报为了规范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今年3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公安部联合发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该《办法》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个人同意处理人脸信息的有权撤回同意 对于如此敏感的人脸信息,采集前应该如何征得个人同意,相关个人等我继续说。
原创文章,作者:天源文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0998.cn/itcrmdc8.html